
嘉宾: 嗯,好的,那我们就赶紧开始吧看看这些企业到底该如何突围。
主持人: 咱们先来聊第一个话题啊就是这个大而美法案。究竟会对中国的哪些行业产生影响,是怎么影响的?
嘉宾: 呃这个法案呢它是,终止了,电动车的七千五百美元的联邦补贴。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那这对于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想要进军美国市场来说,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且他还。明确的禁止了,所谓的外国关注实体。参与的项目,去享受这些补贴,那中国的相关企业就。几乎没有办法去获得这种税收抵免的资格了。
主持人: 听起来对新能源行业的打击挺大的呀!
嘉宾: 不光是新能源,对服装制造业也是有冲击的如果说,高额的关税一旦落地的话那中国的。服装企业的成本肯定是大幅增加就没有办法去竞争了那订单就会跑到东南亚那边去。然后光伏行业也是他把补贴退坡的时间提前了。所以导致,长期来看的话需求是被削减了,那。即使是中资企业在美国的工厂也会因为他这个所谓的实质性协助的这个。限制,而没有办法去盈利。
主持人: 你觉得这个大而美法案会对中国的服装外贸企业,带来哪些具体的冲击?
嘉宾: 如果说美国真的对中国的商品,比如说征收百分之六十的关税。那这个直接就会把中国的服装的,价格竞争力抹杀掉。然后再加上有一些企业他是依赖美国的原材料或者技术的那他可能还会面临断供。或者说,他要去寻找替代品就会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再加上物流的延误。和,库存的成本的增加,那这个利润就会。
主持人: 看来服装企业在成本和供应链上是雪上加霜啊!
嘉宾: 没错没错然后,订单的转移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很多美国的品牌已经。开始把他们的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柬埔寨。那中国的这个市场份额肯定就会下降。再加上欧美他们又在推这个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比如说欧盟的这个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以及美国的清洁空气法,都对,纺织服装的这个环保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这些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难的门槛。
主持人: 你觉得中国的服装外贸企业,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有哪些比较可行的,应对的策略?
嘉宾: 呃一个方向就是要多元化你的市场。就是说,去,深耕一带一路国家,东南亚非洲。这些市场,来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然后第二个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比如说你去研发一些功能性的面料或者说一些高端的产品去。抓住,欧美市场的一些需求。第三个就是要优化你的供应链管理。跟你的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主持人: 好的,OK 了那么我们今天聊了这个大而美法案。对于中国的,多个行业的深远的影响,然后也重点剖析了。服装外贸企业的一些困境和应对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嘉宾: 以上就是这期播客的全部内容啦,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一、新能源行业
-
补贴取消
法案提前终止电动车7500美元联邦补贴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补贴,导致新能源行业受挫,增加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 -
“外国关注实体”限制
禁止涉及中国等“外国关注实体”的项目享受补贴,限制中国企业获取税收抵免资格,促使中国光伏企业调整在美布局策略。
二、服装及传统制造业
-
关税成本上升
若法案加征高额关税,中国服装出口企业成本将大幅上升,削弱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导致订单流失。 -
供应链调整
企业可能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区,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进一步压缩中国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光伏行业
-
补贴退坡
电站端补贴停止时间提前至2032年左右,补贴退坡时间表提前,影响长期需求,但可能引发短期抢装潮。 -
“实质性协助”限制
即使中资企业股权占比未达到10%,若被认定为向美国工厂提供专利、技术等“实质性协助”,相关工厂仍将无法获取税收抵免,增加当地工厂盈利难度。
四、金融及投资领域
-
资金流动影响
美国财政赤字增加可能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债券市场,使中国金融市场资金外流,对股市造成冲击。 -
汇率波动
若美元因法案受到冲击而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对出口型企业不利,但利好进口型企业。
五、高科技及新兴行业
-
人工智能监管限制
法案规定未来十年内禁止各州和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立法,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在美AI业务的合规运营。 -
技术出口限制
法案可能加强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出口限制,阻碍中国企业在美获取先进技术。
“大而美”法案对中国特别是服装外贸企业的主要影响:
一、关税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压
- 直接关税成本增加:美国若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将直接导致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的关税成本大幅上升。例如,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这将严重削弱中国服装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
- 供应链成本增加:除了直接的关税成本,供应链成本的增加也让企业苦不堪言。部分依赖美国原材料或技术的企业,可能面临断供风险,不得不高价寻找替代品,同时物流延误和库存成本增加也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二、订单流失风险加剧,市场份额下降
- 订单转移:美国企业出于规避关税、降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可能将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区。一些美国的服装品牌已经纷纷将生产线迁往越南、柬埔寨等地,导致国内众多配套企业订单量大幅减少。
- 市场份额下降:随着关税成本的上升和订单流失的加剧,中国服装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
三、贸易壁垒升级,出口难度增加
- 绿色贸易壁垒:欧美一些国家推行的绿色贸易壁垒,看似是对环保的高标准追求,也不排除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旨在打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以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美国《清洁空气法》为例,这些法规对纺织服装设定了极为严苛的环保要求。
- 技术性贸易壁垒:美国还可能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中国服装的进口,进一步增加中国服装外贸企业的出口难度。
四、企业应对策略与建议
- 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国服装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欧美传统市场的依赖。例如,可以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南亚、非洲等市场的出口力度。
-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例如,可以开发功能性面料和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欧美高端市场需求。
- 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